水基清洗剂的主要成分有固体助剂、表面活性剂、螯合剂、缓蚀剂、消泡剂等,在水基清洗剂配制过程中,为了将某些成分溶入已经饱和的清洗剂中,还需要辅以一定量的增溶剂。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增溶剂有含磷和无磷产品,他们在水基清洗剂中增溶效果是有差别的,在某一款水基清洗剂的配制过程中,我们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解到碱性清洗剂体系中需要用到增溶剂来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能。我们总共选择了三款不同品种的增溶剂:Ⅰ为低泡长碳链的有机酸型;Ⅱ为有一定起泡高度的酚醚磷酸酯类高碱增溶剂产品;Ⅲ为低泡两性型增溶剂产品。下表为试验过程和结果:
增溶剂种类 | Ⅰ 加入量,% | Ⅱ 加入量,% | Ⅲ 加入量,% | 结果 |
Ⅰ | 10 | / | / | × |
Ⅱ | / | 10 | / | × |
Ⅲ | / | / | 10 | × |
Ⅰ+Ⅱ | 1 | 6 | / | √ |
2 | 4.5 | / | √ |
3 | 3.75 | / | √ |
4 | 4.5 | / | √ |
5 | 5.5 | / | √ |
Ⅰ+Ⅲ | 1 | / | 9.5 | √ |
2 | / | 5 | √ |
3 | / | 3.7 | √ |
4 | / | 3 | √ |
5 | / | 4.4 | √ |
Ⅱ+Ⅲ | / | 1-7 | 10 | × |
/ | 8 | 10 | √ |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发现:单独使用任意一款增溶剂,添加量达到10%都无法达到良好的增溶效果。但当我们把几款增溶剂复配使用时,可以达到比较好的增溶效果。其中Ⅰ和Ⅱ复配,Ⅰ和Ⅲ复配增溶的效果比较好。
同时我们发现,随着Ⅰ号增溶剂加入量的提高,Ⅱ和Ⅲ增溶剂的加入量是先降低再升高。原因可能是Ⅰ号增溶剂本身具有长碳链结构,它不溶于水,其加入量本身就有一定的限制,当达到一定数量后就不起增溶作用了,反而需要更多的其他类型的增溶剂Ⅱ或者Ⅲ来增溶。
通过大量的试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单一的增溶剂无法满足增溶作用时,可考虑多种增溶剂复配使用。
2. 有机酸类增溶剂与其他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型增溶剂有协同作用,复配使用效果最佳。
3. 有机酸类增溶剂用量应控制使用,最好用量不超过3%,否则增溶效果反而下降。

【本文为我司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与我司联系。】